- 石门洞
- 在浙江青田县城西北35公里括苍山中,大溪南岸。
风景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。
传为我国道教的第十二洞天。
自南朝宋景平元年(公元423年),永嘉太守谢灵运称道之后,著各于世。
洞内有瀑布从高96.3米的绝壁顶泻下,弥洒半空;溅如跳珠,散如轻雾,殷殷隆隆,冬夏不竭。
称石门飞瀑。
李白诗云“瀑布挂北斗,莫穷此水端,喷壁洒素雪,空濛生昼寒。
”瀑布源头处有白猿洞、龙卵瀑、折折瀑诸景。
瀑布两侧绝壁环屏,左壁满缀甫朝宋以来的摩崖题刻。
面瀑有观瀑台、观瀑亭、泻银桥。
瀑下有积银潭,面积百余平方米,潭水从松溪导人大溪。
缘溪有碑林、刘基祠、灵佑寺诸古迹。
松溪汇入大溪处有钟鼓两山,崇崖壁立,对峙如门,石门洞由此得名。
沿溪有路通至洞内瀑下,路口有问津亭。
China Attractions dictionary (中国名胜词典). 2013.